2022-04-11 14:39
来源:本站
清明过后,陕北昼夜的温差明显加大。早8点,我们从延川县城出发,前往黄河西岸的塬上村落。快9点时,在塬上明晃晃的阳光下,连绵的黄土坡上,惊喜地发现一片洁白晶莹的梨花。
梨树挺着壮实的身子,伸出了密密匝匝的枝条,怒放着如雪似霞的白花。它们像来自天外的仙子,安然地生长在这片干涸的土地上。这些壮年梨树的脚下还覆盖着地膜,像是专门为明星铺设的地毯。透明的空气中散发着一丝淡淡的甜,一下子松软了眼中的黄土。我一直睁着好奇的眼睛,看着这片不可思议的生命奇观。
出县城后,汽车就沿乡道冲向山坡。先是直直地向上,一口气爬到山肩,然后绕行在青色的飘带上。绕过这个峰,下到那一梁,再爬上另一个峰。我们就这样慢慢爬到了顶上,连续的山峁坡沟匍匐在脚下,四下只有头顶的太阳和蓝天。之前曾多次从空中俯看过高原的千沟万壑,从下面仰望过它的纵横连绵,也无数次想像着上面样子,以为上面会是不毛之地。起先,公路边、干沟里还有零星的绿植。爬上高坡后,路边只有直立的黄土,坡上到处是开裂的土地。这么看时我使劲在想,上面的人怎样在生活,靠什么来生存!
远远地看到那片梨花时,我一下子兴奋了。下车后,没来得及与村领导打招呼,我一下子冲进梨园,急切地用手拍了拍一棵大梨树,想确定它是真实的存在,而不是我心里的幻觉。树干有二三十公分粗,像陕北精壮的汉子。树枝精致细密,像极了陕北婆姨的紧致。我兴奋地围着它左看又看,想映着远处的沟壑、衬着脚下有黄土,给它拍一张见证奇迹的照片。高支书笑呵呵地看了一会儿后,隔空对我喊到,别看我们塬上缺水,我们的梨子却个头大、水分多、口气好。
再次搂了搂神奇的梨树后,我走到高支书跟前,开口却问,你们村的塬字为什么要带土?他笑着说,当然要带土,庄稼人靠的就是土。我知道他这是在开玩笑,就进一步追问,黄土高原上的原字一会儿带土,一会儿又不带土,把外地人都搞晕了。随行的当地领导笑了,解释说,我们这里宏观地可以称作黄土高原区,具体山峁上的台地就叫塬。中塬村就是一片山峁上的大台地,有耕地、林地和果园近一万亩,果园里种着苹果、梨。去年,全村仅苹果一项收入就超过800万元。
村委会门口长着一排整齐的松树,再次引发我的好奇,就专门问起塬上的水源。高支书介绍到,我们这些成年的果木主要靠天吃饭。天上下一点小雨,用地膜覆盖上,就能保墒保湿,增温除草,保证果木的生长。那些刚栽下的小树苗,得用储存的雨水一棵一棵来浇灌。居民生活用的是自来水,塬上几十里家家都接通了水管。有了水,村民在房前屋后还种了一些蔬菜,日常生活基本都能自己解决了。
该村由附近五个自然村组成,近三百户,超过八百人,平时生活在村里的有三百多人。从村委会出来,我走进一户人家的院子。向阳三孔大窑洞,拐过去还有两孔,围合着超过两百平米的大院子。院子里干净利落,边上种着一小片蔬菜。一对60多岁的夫妇住在这里。问起他家的经济状况,刘掌柜说,种了十几亩果木,但还没到挂果期。他们前些年在镇上做点小生意,看到塬上的情况好了,两年前又迁了回来。憧憬着经济前景,过惯了镇上生活,他们拿出积蓄,把院子内外好好整理一番,展现出塬上人家的整洁和亮堂。
大多数青壮年带着孩子下塬打工、上学,非农忙和节庆时,村里多是留守老人。为了满足空巢老人的精神生活,在各级慈善组织的指导下,该村发动内外乡贤,筹资一百多万,修建了慈善幸福家园,为大家提供集中娱乐、免费午餐、临时就医的场所,另外还有近三十张可供留宿的床铺。幸福家园保障了老人,解放了青壮年,受到了全村人的欢迎,大家不时捐赠米面油菜,送来所需物资,还有村民定期请来医务人员为老人查体。一些已经随孩子在外的老人眼红幸福家园里的乐居生活,要求回村居住。一些青壮年重新打理撂荒的田地,回村发展经济,照顾老人,建设自己的家园。
这些年在陕南陕北参与扶贫和慈善活动时,我曾多次简单地想过,与其投入那么多钱,让那些人在艰苦的条件下勉强生活,不如全部移民搬迁、集中安置。从刘掌柜家出来时,我忽然想到,人可以简单地搬出来,但他们的家园搬不出来。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,政府和社会一起伸手,帮助他们就地创业,建设家园,维护生态,才是乡村振兴更有意义的事。
离开村下坡时,我留意到了一层层坡地上的果树,还有路边新栽的小树苗。这些可敬的果木,就像塬上的村民们,在干涸的土地中正努力追逐着甜蜜的梦想。
(作者:李亚军)(责编:张蓓蕾)